財政部表示,依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第8條但書規定,原住民合作社依法經營者,自該法施行之日起6年內應免徵所得稅及營業稅。同法施行細則第5條第2項規定,原住民合作社應免徵所得稅及營業稅期間,自90年11月2日起至96年11月1日止。因此,原住民合作社依上開規定應免徵所得稅及營業稅之期間已屆滿。
財政部說明,經瞭解原住民合作社之種類,多以提供清潔、綠化及承包工程等服務之勞動合作社為主,而該等原住民合作社於免稅期間簽訂之契約,係依訂約時之法律約定交易價款,該價款並未含稅;為配合政府保障原住民族工作權之政策,並基於法律之信賴保護原則,該部爰發布解釋令,對於原住民合作社與他人簽訂之承攬工程或勞務契約,如係於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第8條但書規定之免稅期間內簽訂,而逾96年11月1日仍有履約行為者,該工程之承攬或勞務之提供,仍得適用上開規定免徵所得稅及營業稅。反之,相關契約如係逾96年11月1日始立約完成者,即不適用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第8條但書規定,相關稅捐之徵免,應回歸稅法規定辦理,亦即依現行所得稅法第4條第1項第14款及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8條第1項第10款規定辦理。
由於原住民合作社徵免所得稅及營業稅,係依承攬工程或勞務契約之簽訂日期認定,因此,為避免上開規定遭不當利用,該部特別指出,免稅期間屆滿後始變更契約內容者,包括展延契約期間、增加契約價金等,均不適用免稅規定;此外,相關契約如經查明有倒填簽約日期情形者,除不得適用前揭免稅規定外,並將依法究辦。